Tuesday, July 31, 2012

2012年7月無以名狀的電影小記

*《陸之魚》Fish on Land - 伊勢谷友介(2011)
*《冬春的日子》The Days - 王小帥(1993)
*《二樓傳來的歌聲》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 - Roy Andersson(2000)
*《這不是西班牙!》Spain - Anja Salomonowitz(2012)
*《記得我》Remember Me - Allen Coulter(2010)
*《台北星期天》Pinoy Sunday - 何蔚庭(2009)
*《幽靈馬車》The Phantom Carriage - Victor Sjöström(1921)
*《死刑台與電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 - Louis Malle(1958)
*《蹺家女聲》The Runaways - Floria Sigismondi(2010)
*《騙行無阻》The Brothers Bloom - Rian Johnson(2008)
*《我心深處》Interiors - Woody Allen(1978)
*《秋光奏鳴曲》Autumn Sonata - Ingmar Bergman(1978)
*《阿蒙正傳》Simple Simon - Andreas Öhman(2010)
*《無以名狀的憂愁》Stateless Things - 金灵默(2011)
*《惡魔教室》The Wave - Dennis Gansel(2008)
*《賽巴怎麼了?》Sebbe - Babak Najafi(2010)
*《食破天驚》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 Phil Lord, Chris Miller(2009)
*《三女性》3 Women - Robert Altman(1977)
*《假面》Persona - Ingmar Bergman(1966)
*《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 Ingmar Bergman(1982)
*《惡女羅曼死》Helter Skelter - 蜷川實花(2012)
*《偷天鋼索人》Man on Wire - James Marsh(2008)
*《啄木鳥與雨》The Woodsman and the Rain - 沖田修一(2011)
*《柏格曼三重奏:劇場、電影、法羅島》Ingmar Bergman - Theatre, Film and Fårö Island - Marie Nyreröd(2004)
*《野獸冒險樂園》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 Spike Jonze(2009)
*《電影狂》Camera Buff - Krzysztof Kieslowski(1979)
*《正義雙俠》Yatterman - 三池崇史(2009)
*《天國之吻》Paradise Kiss - 新城毅彥(2011)
*《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 - Sofia Coppola(2006)
*《紐約遇到愛》Whatever Works - Woody Allen(2009)
*《GOTH斷掌事件》GOTH - 高橋玄(2008)
*《第36個故事》Taipei Exchange - 蕭雅全(2010)

Taken by Trees - 「Only Yesterday」


今年「台北電影節」我喜歡《無以名狀的憂愁》、《三女性》和柏格曼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我要列入我的荒島片單。

Friday, July 20, 2012

《電影狂》Camera Buff - Krzysztof Kieslowski(1979)


由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執導,描述一個為了女兒的誕生而買了一台八厘米攝影機想紀錄孩子生活片段的父親,結果剛好遇到工廠老闆請他幫忙拍攝公司週年的慶祝活動,使他在不知不覺中整個就拍上癮了。

有一個同事問他:「你在拍什麼?」他說:「會動的都拍。」所以當別人在領錢或是去上廁所他都拍,就連看著妻子離去的背影,他也馬上以手指框起一個鏡頭,而當他發現電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切時,他必需面對的是家庭和現實的複雜困境。

影片一開始是他和即將生產的妻子前往醫院的經過,他的妻子因為他過度沉迷於電影而離開他,所以當他最後獨自面對攝影機,然後將鏡頭轉向自己,並開始敘述他和即將生產的妻子前往醫院的經過時,已是一部他自己的紀錄片。

Friday, July 13, 2012

《三女性》3 Women - Robert Altman(1977)


電影描述一個到加州療養院工作的女孩Pinky,在陌生未知的環境引發對同事Millie的崇拜,偶然機會下她住進Millie租的房子,成為Millie的室友,直到有天她目睹Millie與房東發生關係時,因深受刺激而跳進游泳池被救起後,她們之間竟產生一段微妙的關係變化。

從一開始的配樂就瀰漫著一股神秘詭譎的怪異氣氛,療養院裡面無表情的老人和一直說著同樣台詞的雙胞胎,還有總是不斷向別人分享自己生活的《鬼店》The Shining女主角Shelley Duvall,她已經不是我印象中躲在門後慘叫的女人了,她在電影裡很有存在感。

在Pinky和Millie同住的期間,Millie將自己的衣服借給Pinky,並告訴Pinky自己有寫日記的習慣,Pinky就趁Millie不在時,偷看她的日記,可是在事件發生後,Pinky卻自然而然的穿起Millie的衣服,也把Millie的日記當成了自己的日記,某部分來說這很驚悚。


當沒有外型年齡的限制,彼此的身分性格可以交換跨越到什麼地步,電影透過很多充滿意象的場景和壁畫,來暗喻無法解釋的一切,而懷孕的房東太太Willie的生產過程就像是一場死亡與重生的轉換,最後當鏡頭拉遠,只聽見她們三人以離奇的稱謂共同生活著。

看完電影的確有種故事怎麼會發展至此的疑惑,但世界上不可解又如夢境般不真實的事件也很多,所以我想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Monday, July 9, 2012

《無以名狀的憂愁》Stateless Things - 金灵默(2011)


這次「台北電影節」關於金灵默的電影就想選一部來看,本來很好奇《肯尼不愛芭比》Me and Doll-playing,但後來卻選了《無以名狀的憂愁》Stateless Things,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因此錯過什麼或是得到什麼,但我想這種感覺應該都是一樣的。


耐人尋味的敘述方式,呈現的是環境、性別的模糊關係,也是內外、生死的共存關係,牙痛是一個微妙的連結,可能是某一個相像的人,也可能是自己。

我很喜歡電影裡的一段話,大概記得的內容是「有一對雙胞胎,一個用右手開門,另一個就會用左手關門,其中一個猶豫著要不要敲門時,另一個就開了門,而當我看見他才發現我們如此相像。」

看完電影除了覺得金灵默很敢拍之外,還有一種難以明說的糾結感受非常深刻,這樣的電影就很適合在影展看,因為會越看越與自己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