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第四張畫》The Fourth Portrait - 鍾孟宏(2010)


從第四張畫看到他生命中缺少的部分,即使看著鏡子也畫不出真實的樣貌,當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只有模糊的記憶和茫然的自己。

我喜歡第四張畫也喜歡開放性的結局。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家族遊戲》The Family Game - 森田芳光(1983)


描述一個家庭為了兒子茂之的升學問題請來一位家庭教師,這位家庭教師以獨特的教學方式讓極度抗拒升學的茂之進而默默接受這場升學遊戲,一場家庭喜劇也在他的出現下變成一場家庭鬧劇。


藉由一張長型的餐桌呈現一個家庭的互動關係,詭異的吃飯場景透露出彼此無法面對面溝通的漠然狀態,諷刺現代社會的情感疏離,即使是1983年的電影,現在看來還是非常貼近人心、貼近生活。

松田優作飾演的家庭教師吉本,是一個性格冷酷又讓人猜不透他下一步會怎麼做的人,他和茂之之間的互動對白還有茂之和班上同學的互相惡作劇,都充滿各種荒謬怪誕的黑色幽默。

看完《家族遊戲》The Family Game會讓人想看森田芳光的其它作品。

我覺得今年「2011台北金馬影展」的電影幾乎都很好看,好看到讓我有種好險有看的感覺,尤其是李滄東和貝拉塔爾的電影。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 - 李滄東(2000)


藉由火車的行進意象,以倒敘的方式回到過去的不同階段,從每個事件中去拼湊為什麼看來前途光明的未來會走向自我毀滅的困惑,到底是那些決定性的時刻影響了往後的人生。

不論做了什麼選擇都注定會是一樣的結果,這是我們的個性使然還是命運的巧妙安排,那個曾經尋找自己、壓抑自己、傷害自己的破碎片段,會像蝴蝶效應般帶來多大的改變。


曾經的單純美好會在一次的意外悔恨中失去原有的單純意義,即使外在的傷口痊癒,內心的脆弱依舊會隱約刺痛著我們,不時的提醒自己無法面對的曾經。

即使是同一顆薄荷糖在不同的心境下都充滿了各種象徵意味,是離別、是無奈、是害怕、是甜蜜,猶如最後定格的畫面,是一切苦澀交錯的人生總和,是記憶深處的情緒轉變,是再也不願碰觸的苦痛秘密。

延伸到生活所產生的微妙變化非常深刻,是一部貼近內心深處很有共鳴的電影,就像我們人生必經的情感、必經的殘酷,而那些必經的美好卻永遠留在過去讓人想要過去。

《天堂的小孩》The Children of Paradise - Marcel Carné(1945)


這是一部關於演員也關於觀眾的電影,法國劇院的「天堂」指的是頂樓後排最差的位置,坐在那裡的幾乎是窮人或是低下層的人,但卻是劇院裡情緒最投入、反應最直接的人。

描述劇場舞台上下的複雜情感也呈現十九世紀巴黎庶民的生活百態,因當時電影的長度限制不得超過九十分鐘,所以全片像是兩幕戲劇般分為「The Boulevard of Crime」和「The Man in White」。


舞伶嘉杭絲Garance和默劇演員巴布提斯Baptiste彼此相戀,即使分開多年後再相遇,沒有結果的愛情還是讓Garance選擇離開,在她身後追趕的Baptiste最終只能在擁擠的人群中悲傷的望著所愛遠去。

不論在舞台上下還是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精采的戲劇演出,就像Garance被誤會為扒手時,Baptiste剛好看到事件發生的經過,便一人分飾多角以默劇的方式還原真相,生動的肢體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Tuesday, November 22, 2011

《綠洲曳影》Oasis - 李滄東(2002)


一個為了替哥哥頂罪而入獄有輕微智障的忠都,一個被兄嫂遺棄的腦性麻痺患者恭珠,兩個難以與人溝通又最需要和社會溝通的人,找到彼此溝通的方式卻不被社會認同。

薛景求飾演的忠都就像導演說的不是在演戲,而是真正用角色的心境去反應的人,不論是眼神、肢體還是說話的方式,都可以徹底感受到率真性格下的細膩變化,我幾乎都快要認不出他是誰了。

文素利飾演的恭珠自然收放的演技將外在行動不便、內心又渴望愛情的心理狀態詮釋的非常深刻,每個想像中的畫面化為真實的世界都讓人看見生命的單純力量。


巧妙的運用魔幻與現實的場景,把殘酷的現實處境轉變為動人的魔幻情境,模糊了人跟人之間的矛盾界線,會發現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事物本身存在的意義,這也是讓我最為感動的部分。

我喜歡導演以一幅綠洲的畫作為隱喻來描述兩個人和社會的共存關係,夜晚窗外樹枝的黑影覆蓋在畫上就像外界異樣的眼光令人恐懼,倘若黑影消失、恐懼不再,畫裡的綠洲就是我們美好的生活,而我們也是彼此的綠洲。

《不再托腮遐思》No More Easy Going - 東陽一(1979)


徘徊於男友和前男友之間的女大生麻里子,面對複雜的矛盾情感讓她倍感空虛,當一切出現裂縫又必需做出抉擇時,她決定收拾行李,如同收拾茫然的思緒,影像停格又繼續的畫面,有種揮別過往、意志堅定的自由灑脫。


桃井薰飾演的麻里子自然細膩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她身邊總是瀰漫著一股陰鬱疏離的冷漠氣息,直到決定掙脫情感的束縛、邁向全新的開始時,一切似乎隨著窗台灑落的陽光明亮了起來。

我喜歡電影裡的配樂,很有70年代末走在喧鬧都市中的滄桑感。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泥河》Muddy River - 小栗康平(1981)


記得之前看完小栗康平的《夢幻森林》The Buried Forest,就很想看入圍198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泥河》Muddy River,改編自宮本輝「川的三部作:《泥河》、《螢川》、《道頓堀川》」的其中一部同名小說,描述戰後泥河旁的生活,從小孩的眼睛來注視大人的世界。


在岸邊長大的信雄和以船為家的喜子因為一起鄰人的意外而相識,一條河是兩家的分界,純真的友誼可以跨越這條分界,殘酷的現實卻將這條分界拉的好遠,看似清澈透明的河水下盡是混濁泥濘的複雜情感。

當喜子一家要離開,信雄跟著他們的船追了出去,一路上不斷呼喚著喜子,喚不回的是彼此的曾經,一種難以明說的悲傷湧現,所有的一切隱約在流淚的那一夜就結束了。

《密陽》Secret Sunshine - 李滄東(2007)


這是一部描述在人心中難以抹滅的傷痛,一個關於生命和人生的電影,每個人都會在失去之後,藉由身邊有形或無形的一切來寄託傷痛,讓自己試著轉移、試著遺忘,而導演就是透過信仰來呈現人在面對傷痛時所經歷的苦難與脆弱。

全度妍飾演的申愛帶著兒子從首爾搬到過世的老公的故鄉「密陽」生活,在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之際,兒子竟遭綁架撕票,讓她痛不欲生,好不容易從信仰得到慰藉並打算原諒兇手時,兇手卻告訴她自己早已得到上帝的寬恕,讓她有種被背叛的感覺,開始質疑信仰的存在。


因為此部作品獲得2007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的全度妍,在面對傷痛的情緒轉折和每個瀕臨崩潰的掙扎邊緣時,都詮釋的非常深刻,她失去兒子也失去自我的無助神情更是令人心痛,當她絕望的傷害自己又走到街上渴望被拯救的矛盾心境,讓我覺得她已經是用生命在演戲了。

信仰應該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是為了增加心中的愛還是為了減少心中的恨,抑或是消除心中的罪,回歸到我們本身,一切都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不論是信仰還是其它,內心的傷痛也許無法停止,但外在會隨著時間改變,頭髮長了還是要剪,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和人生。

即使是同一道陽光,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可以覺得這是神的旨意,也可以覺得這就是一道陽光或任何一切,就像李滄東的電影一樣,它傳達出生命和人生的各種意象,在每個人心底留下不同的感受,我想這就是電影好看的地方。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梅里葉魔幻電影音樂會》Ciné Concert Georges Méliès - George Méliès(1906)


這真是一次既特別又難得的觀影經驗,看著一百年前的影片、聽著現場說書聲搭配即興彈奏的鋼琴表演,讓人彷彿置身於不同時空,踏上喬治梅里葉George Méliès的電影之旅。

George Méliès的電影就像戲劇舞台一樣,有時在電影結束時演員還會向觀眾鞠躬謝幕,雖然畫面始終固定於舞台空間,但結合電影的拍攝技術反而有了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利用移動鏡頭、多次曝光、停機再拍和遮蓋、重疊、變形等各種方式進行拍攝,而且不論在劇本、場景、道具、演員和服裝上都很用心,在《梅里葉魔幻電影音樂會》Ciné Concert Georges Méliès集結的十六部作品當中,就能完全感受到George Méliès帶來的魔幻時刻。

1.《音樂愛好者》The Music Lover / Le mélomane
2.《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 / La tentation de Saint Antoine
3.《藍鬍子》Blue Beard / Barbe Bleue
4.《黑魔鬼》The Black Imp / Le Diable Noir
5.《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 Voyage dans la lune
6.《婆羅門蝴蝶》The Brahmin and the Butterfly / La chrysalide et le papillon
7.《奇妙的扇子》The Wonderful living Fan / Le merveilleux éventail vivant
8.《巫婆》The Witch / La fée Carabosse ou le poignard fatal
9.《魔術師》The Conjurer / Impressionniste fin de siècle
10.《一人樂隊》The One-man band / L'homme-orchestre
11.《愛德華七世的加冕》The Coronation of Edward VII / Le Sacre d'Edouard VII
12.《絕佳的錯位》Thn Extraordinary Dislocation / Dislocation mystérieuse
13.《活動撲克牌》The Living Playing Cards / Les cartes vivantes
14.《橡皮頭男人》The Man with the Rubber head / L'homme à la tête en caoutchouc
15.《漫步地獄》The Infernal Cake-Walk / Le cake walk infernal
16.《仙女國度》Kingdom of the Fairies / Au royaume des fees


《音樂愛好者》的人頭音符、《藍鬍子》的小小驚悚、《黑魔鬼》的幽默詼諧、《巫婆》的黑色童話、《絕佳的錯位》的荒誕不經、《活動撲克牌》的虛實轉換和《橡皮頭男人》的超現實風格都讓人印象深刻,還有影史上最早的科幻片《月球之旅》裡面的月亮更是搶眼。

這些作品現在看來還是充滿趣味,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真是令人讚嘆,喜歡繪畫和魔術的George Méliès將這些元素運用到電影裡,創造出影像的無限可能,我想這就是電影最神奇的迷人之處。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生命之詩》Poetry - 李滄東(2010)


電影描述一個六十五歲與外孫同住的外婆美子,在發現自己得了阿茲海默症之後,便決定開始學習寫詩,希望藉由詩句留住記憶中的美好;但即將面對的卻是現實中的醜惡,美子的孫子在學校和五位男同學共同性侵一位女同學,導致女同學跳河自殺。

事件發生後,女同學的母親茫然若失的在街上哭泣求救,圍觀的群眾只是冷漠的看著;而所有男同學的家長擔心的竟是自己兒子的未來,害怕因此留下汙點,他們只想封鎖消息、平息風波。

在一群男性家長的自欺協調下,他們決定集資三千萬來解決問題,美子也被要求準備五百萬,還要她代表所有的家長去說服受害者的母親是否願意以此金額和解,他們利用她的性別卻無視她在金錢上的困境。


美子來到女同學的告別式,離開時拿走了女同學的照片,回到家後她將照片放在飯桌上,孫子看到照片好像一點罪惡感也沒有,讓美子在道德譴責中反覆掙扎,混亂的複雜情緒讓她非常無助。

她在詩句和現實之間徘徊,每個不同階段的隨筆詩句對她而言都是一種新的體悟與抉擇,一切的偽善都是為了掩蓋現實的醜惡,她卻利用美麗的詩句道出殘酷的真相。

當她緩緩念出完成的詩句,接著再轉換成女學生的聲音繼續念著時,畫面停留在女學生自殺前的那一刻,一切像是在理解和傷痛中彼此感同身受,聽著流動的河水似乎看見生命的消逝也看見生命的延續。


這次「2011台北金馬影展」李滄東的電影從原本的一部選到了四部,主要都是被劇情介紹和預告所吸引;而這部由李滄東編劇,榮獲2010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的《生命之詩》Poetry,是我看的李滄東電影的第一部,一個好的開始的第一部。

像詩一般的電影,寫的淡然卻很深刻。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1

《媽的毀滅吧》Damnation - Béla Tarr(1988)


電影描述一個失落男子Karrer愛上一個已婚女歌手的故事,在愛情與背叛中獨自走向淒涼,幾乎以景觀佔據所有視覺,將人物融入其中,透過純粹的影像敘事來傳達宇宙間的孤寂。

Béla Tarr的電影裡都有著極端的氣候,《都靈之馬》的暴風、《鯨魚馬戲團》的嚴寒、《媽的毀滅吧》的暴雨,在黑白的冷調意象和自然的艱困環境與時間的緩慢流動中,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就深刻的感受到存在的苦澀矛盾,讓人更接近生命的本質。


一間名為「titanik bar」的酒館,一場歡樂的舞會過後,剩下的是滿地的髒亂和人心的疏離,而一個人在雨中跳舞的男子更顯悲傷。

一面斑駁被雨水浸濕的牆面上,無限延伸的橫移鏡頭,拍攝的是躲雨的人群,沒有任何情緒的空洞眼神似乎讓一切靜止,詩意的畫面加上優美的音樂,結合的非常完美,完美的像是要毀滅。


滿是泥濘的荒地、充滿濃霧的街頭和幾隻到處遊蕩的野狗,在雨中消沉行走的男子,他的空白沮喪,他的失去迷惘,以及最後蹲在路邊與野狗對吼的景象,都徹底反映出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絕望,殘酷的是人類終將淪落到和野狗一樣。



Mihály Vig自《秋天年鑑》起就一直是Béla Tarr的御用作曲人,他的《Filmzenék Tarr Béla Filmjeihez》有收錄《秋天年鑑》、《媽的毀滅吧》、《撒旦的探戈》和《鯨魚馬戲團》的電影配樂,很值得收藏。

關於貝拉塔爾Béla Tarr的電影,我還想看長達450分鐘的《撒旦的探戈》Satan's Tango和《秋天年鑑》Almanac of Fall。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無援》Helpless - 青山真治(1996)


如果想看青山真治的「北九州三部曲」,從首部曲《無援》Helpless開始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以比較清楚知道《悲傷假期》Sad Vacation裡的淺野忠信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性格發展,還有《人造天堂》Eureka裡的表弟秋彥所提到的差點被殺的經過,雖然我自己是在二部曲、最終章和首部曲的跳躍順序中看完。

淺野忠信飾演的健次從小被母親拋棄,只有住在精神病院的父親是他唯一的親人,有一天,假釋出獄的獨臂流氓安男為了尋找老大的下落,把身心障礙的妹妹百合託付給健次照顧,還請他暫時保管一個黑色的包包,健次便帶著百合到一家咖啡廳等待安男。


在等待的這段時間,健次得知父親在精神病院自殺的消息,讓他浮躁不安的負面情緒引發失控的殘酷行為,反映出他的落寞無助,母親的離去、父親的自殺都不是自己造成的,卻要面對人生的孤獨絕望,他的暴力沒有任何理由,只為了宣洩內心的鬱悶。

當安男到了咖啡廳,為了不想讓身心障礙的妹妹百合受苦,便試圖將她殺害再結束自己,健次察覺後立刻出面阻止並帶著百合離開,他將安男交由他保管的黑色包包打開,發現裡面除了幾包毒品外還有一個經過防腐處理的右手臂,上面寫著「HELP ME」,這是渴望救贖的單純訊號,也是對於現實生活的無能為力。


電影裡每個人的精神或是肢體狀態都處在一種灰暗的虛無當中,他們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因為有些時候就是會有種即使存在於這個世界還是覺得世界離你很遠的苦澀感受,最後淺野忠信直視鏡頭的眼神很有震撼力,讓我覺得他很適合這樣一個在邊緣遊走的迷惘角色,還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身上一直穿著Nirvana的T恤。

我想這部會列入淺野忠信的電影中我很喜歡的其中一部。

Monday, November 14, 2011

《平凡人物的號角》The Beat Is the Law - Fanfare for the Common People - Eve Wood(2011)


來自英國雪菲爾Sheffield的果漿樂團Pulp,一個在80年代出道,卻到1994年的《His 'n' Hers》才受到注意,一直到1995年的《Different Class》才有機會在現場八萬人的見證之下寫下傳奇,實在是一個音樂歷程十分艱辛的樂團。

一個結合城市與時代背景的音樂紀錄片,在80年代Sheffield的煤礦、鋼鐵工廠紛紛關閉,讓很多人面臨嚴重的失業危機時,大部分樂團的家人也受到波及,對於要不要罷工一事都有著不同的意見衝突,而要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創出屬於自己的音樂文化也是一大考驗,關於罷工這一段也讓我想到我很喜歡的電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


Pulp - Common People


因為石玫瑰樂團The Stone Roses的吉他手騎單車摔斷鎖骨和洛史都華Rod Stewart沒空而意外站上英國Glastonbury音樂節舞台的Pulp,都讓人有種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的感覺,就像賈維斯Jarvis在表演的舞台上說的,只要遇到困難把它當作是一種磨練就不會想自殺了,真是一個性格幽默、訪談間又充滿趣味的人。

我想Pulp不只是一個音樂傳奇,也是Sheffield的時代象徵。

《鯨魚馬戲團》Werckmeister Harmonies - Béla Tarr(2000)


「四年拍攝、七個攝影師、一百四十五分鐘、三十九個鏡頭,《鯨魚馬戲團》是貝拉塔爾實驗長鏡頭美學的極致之作。」看到這樣的影片介紹的確很吸引人,而這部電影也的確非常迷人。

在匈牙利封閉的小鎮上,János負責照顧年老的音樂家叔叔György,有一天,György的前妻Tünde突然來訪給了János一份名單,要他和音樂家叔叔去找名單上的人簽名,一起加入整修秩序的運動以爭取必要的資金,而一場非理性的革命也悄悄進行。


電影一開始由János在一家即將打烊的酒館中說著宇宙運行的原理,他找來酒館裡的客人分別擔任太陽、月亮和地球,讓他們規律的轉動直到連成一線,連成一線時月亮遮住了太陽,使地球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導致所有的萬物都失去秩序,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過了一會兒,János告訴大家不要害怕,因為月亮已緩緩移開,太陽也慢慢恢復,黑暗都會結束,然後酒館裡的客人都跟著轉動起來,我很喜歡這一段的單純美好,甚至被這樣充滿詩意的畫面感動到有點感傷,因為我知道最後酒館裡的一切將不復存在。


街上的廣告海報說馬戲團將帶來一隻鯨魚的屍體和一位神秘的王子,但在馬戲團尚未抵達前,鎮上的人已經對這隻鯨魚的各種謠言感到不安,讓原本寧靜的小鎮陷入混亂。

當馬戲團抵達廣場,János參觀完鯨魚走下大貨車時,他對著旁邊的人說:「上帝是多麼神奇呀,他創造了這麼多奇妙的東西來愉悅自己。」那個人卻告訴他:「那會有麻煩的。」但János完全無法預知在這隻鯨魚背後會帶來什麼樣的麻煩。

János在第二次看到鯨魚時對牠說:「看看你帶來了多少麻煩,即使你不會傷害任何人。」János也沒有想要傷害任何人,卻被有心者利用,最後鯨魚曝曬在荒涼的廣場上根本沒人在乎,就像János面對黑暗卻不知何時會結束一樣,而神秘的王子卻始終沒有出現。


影片裡一場群眾暴動的場面調度真是令人讚嘆,一群失去理智的人湧入醫院,破壞所有的器具,毆打病床上的病人,直到掀開廉子看到全身赤裸站在浴缸裡等著被制裁的老人時才驚覺自己的荒謬,這一幕讓人非常震撼,當János親眼目睹了暴力所帶來的恐懼,讓我想起邪惡的人總是說一切都不會改變,但對於善良的人來說一切都變得難以挽回。


音樂家叔叔一心想要追求和諧單純的音樂理論,但在完整的和諧都被佔領侵略時,什麼都聽不到的安靜狀態卻是最和諧的存在,當他帶著沉重的步伐走到荒涼的廣場上望著鯨魚,不久轉身離開後又回頭看了看鯨魚時的神情,一種落寞孤單的強烈情緒讓人覺得很哀傷,因為曾經看著這隻鯨魚的人已經被破壞。



我相信只要走進Béla Tarr的影像世界,就會感受到鏡頭的力量和畫面的潛在可能,當視角隨著劇情的發展無限延伸,任何情感都可以在一個轉身、一個眼神和一個旋律中讓人感動,即使失去的再也拿不回來,記憶中也會深刻的想起這部電影。

Saturday, November 12, 2011

《東京公園》Tokyo Koen - 青山真治(2011)


青山真治的《東京公園》Tokyo Koen和以往的電影很不一樣,除了比較不那麼沉重黑暗外,更多了一份淡淡溫暖的柔和感,也拍出了我想像不到的東京公園,整個讓人很想置身其中。

改編自小路幸也同名小說的《東京公園》,描述一心想成為攝影師的大學生在東京的公園拍照時,意外受到一名中年男子的委託,要他跟蹤偷拍一樣在東京的公園出現並帶著孩子的少婦。


飾演這名大學生光司的三浦春馬在進行跟蹤偷拍時,也藉由拍照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開始正視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姐之間的曖昧困境,他們面對自己,試圖尋找彼此共同的情感。

跟蹤這個行為表面上雖然被跟蹤者的行為被跟蹤者跟蹤,但其實是被跟蹤者控制著跟蹤者的行為,這樣的互動牽制很有意思,三浦春馬就是跟蹤井川遙到不同的公園後,解開了中年男子心中的疑惑。

導演將小說中沒有的幽靈角色設定到電影裡和中間穿插的殭屍劇情都讓人覺得有點詭異但又很有趣,重點是殭屍不好演,必需要有很僵硬的演技才行。


短髮亂飛翹的榮倉奈奈變得很有記憶點,她在電影裡開朗大方又愛看恐怖片的個性我很喜歡,飾演幽靈小廣的染谷將太因為演了園子溫的《不道德的秘密》Himizu令人對他印象深刻,一看到他馬上就會浮現園子溫和古谷實的關鍵字,他以後應該很適合朝一些很有特色的角色發展。

公園像是一個神秘的小宇宙,裡面充滿各式各樣平行交錯的人物際遇,也許是片刻記憶,也許不被想起,最後都將轉化為時間流動中的生活碎片,而我們又是如何看待人和人之間有形無形的微妙關係。

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浴室春情》Deep End - Jerzy Skolimowski(1970)


電影描述一個15歲的少年麥克Mike到公共浴池打工後愛上美麗同事蘇珊Susan的故事,場景幾乎都是以泳池和浴池為主,而泳池和浴池的水像是男女之間對於情感的曖昧波動,情竇初開的少年從單純美好的愛意漸漸走向失去理性的佔有,是幽默青春中帶著苦澀哀愁的成長電影。


飾演Mike的John Moulder-Brown清秀柔和中帶點傻氣的樣子非常討喜,他在電影裡又可憐又愛惡作劇的行為表現都讓電影增添不少樂趣,尤其是無緣無故被一名婦人上下其手時難以掙脫的慌張處境更是充滿笑點,對於飾演Susan的Jane Asher完全不受任何人約束的感情態度和那件黃色的塑膠大衣整個也是令人印象深刻。

我覺得Mike一邊拍打著走廊上的燈一邊跑走和一邊跟在Susan後面一邊關掉走廊上的燈的畫面很有意思,還有最經典的就是他跳下泳池抱著不確定是不是Susan的人型看板時,在真實與虛幻之間傳達了一個少年內心渴望擁有的一切的表現方式處理的很棒。「If you can't have the real thing - you do all kinds of unreal things.」



電影以一滴紅色的油漆作為隱喻,從Cat Stevens的《But I Might Die Tonight》這首歌開始,也在這首歌結束,結局我很喜歡,染紅的不只是泳池裡的水也是迷惘少年的天真與執著,有點浪漫卻非常殘酷。

導演在電影裡客串一個拿報紙的男人,今年「2011高雄電影節」也有「波蘭新浪潮的逆襲:傑西‧史考利莫斯基」的系列單元,還有「鬼才詩人:不道德的園子溫」的系列單元,都讓人很羨慕。

《沉睡的暴龍》Tyrannosaur - Paddy Considine(2011)


所有片單中最後一部確定要看的電影,由派迪康斯丁Paddy Considine自編自導的《沉睡的暴龍》Tyrannosaur,描述一個中年男子在壓抑滿腔的怒火時,只有置身在暴力中才得以宣洩,卻也讓自己陷入自我毀滅的恐懼中,他偶然遇到在商店工作的女子Hannah,像是微光般拯救了他的黑暗,但在每個平靜的外表下,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彼得穆蘭Peter Mullan飾演性格暴躁的中年男子Joseph,整個不知道在狠什麼,但某部分又是一個內心脆弱渴望得到救贖的人,有一段他無助的跑到Hannah的商店,躲在衣架下試圖冷靜自己,卻突然聽到Hannah對他說話,逐漸釋放自己已達極限的複雜情緒時的表現非常感人。

兩個悲傷的角色相遇,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在面對人生不同階段時都會出現無法預期的困境,就像Joseph在電影裡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當他受傷時Hannah問他需不需要擦藥,他說傷口自己會好,而無法痊癒的傷口也許需要的是一個願意跟他說話、給他微笑的人。


演而優則導的Paddy Considine就是在《初戀潛水艇》Submarine裡飾演宗教大師的Graham,是一個很有趣的古怪角色。

有一部也是由Peter Mullan主演,肯洛區Ken Loach執導的《我的名字是喬》My Name Is Joe(1998)我也想看。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最後一次初戀》Restless - Gus Van Sant(2011)


這部電影和以前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風格不太一樣,以前是什麼風格好像也沒有一定,不過《最後一次初戀》Restless就是一部關於生命與死亡的愛情電影。


亨利哈潑Henry Hopper飾演一個總是不停出現在陌生人葬禮上的男孩Enoch,因為一場意外車禍造成父母親的離去,自己當時則是昏迷了三個月而無法出席他們的葬禮,一種來不及的道別和被遺棄的傷痛都讓他無法釋懷,直到他遇到由蜜雅娃絲柯思卡Mia Wasikowska飾演的患有癌症的女孩Annabel。

他們開始了解和分享在他們相處過程中生命與死亡所帶來的改變,從認識、相愛、爭吵一直到學會怎麼去珍惜彼此消逝的時間,也許Enoch曾經在陌生人葬禮上尋找不到的慰藉不需要任何語言已轉化在一個看似簡單卻充滿美好回憶的微笑之中。


加瀨亮在電影裡飾演一個會說英文的日本鬼魂Hiroshi,在他活著的時候有一個未曾說出口的遺憾,他的出現像是不時在提醒Enoch青春生命的短暫哀傷。

亨利哈潑Henry Hopper和他父親丹尼斯哈潑Dennis Hopper整個感覺真的很像,每次提到Dennis Hopper我都會想到《捍衛戰警》Speed裡的退休警察,一個企圖向警方勒索贖金的炸彈客,還有非常經典的《逍遙騎士》Easy Rider和《藍絲絨》Blue Velvet。

在我心中對於Gus Van Sant的電影最喜歡的還是《大象》Elephant。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 Martin Scorsese(1976)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加上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和茱蒂福斯特Jodie Foster的《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這樣的經典電影當然不能錯過。

Robert De Niro飾演一個越戰的退役軍人Travis,因為患有嚴重的失眠所以決定去開夜班計程車,他每天穿梭在紐約街頭,看盡城市中的黑暗與墮落,試圖在每個鬱悶的夜晚尋找自己的出口。電影創造出一個現代都市中的寂寞心靈,外表看似堅強內心卻空虛迷惘,他渴望溝通、渴望愛情,對於社會的道德淪喪、不公義和不滿情緒都導致他的行為失序。


影片中最經典的就是Robert De Niro對著鏡頭反覆練習的一句「You talkin' to me?」他連重複一樣的台詞都很有演技。我還蠻喜歡Martin Scorsese在電影裡客串一個想殺死正在偷情的妻子的邊緣乘客,他坐在後座有點神經質的命令計程車司機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表現出一附讓人緊張的煩躁個性。


Jodie Foster在電影裡飾演未成年的雛妓Iris,有點嬰兒肥時期的她非常俏麗,就像在《龍蛇小霸王》Bugsy Malone裡一樣搶眼,和現在的堅強感覺不太一樣。還有飾演在紐約參議員服務處擔任助理Betsy的Cybill Shepherd,會讓我想起《為你鍾情》Walk the Line裡的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她們有幾分相似神韻。


看完電影最直接深刻的感覺就是《計程車司機》真的是非常英雄式的浪漫電影,而且我相信在Martin Scorsese的鏡頭下,再平凡的人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英雄特質,但英雄注定是孤獨的。

另外有一部一樣是由Martin Scorsese和Robert De Niro搭檔組合的電影《蠻牛》Raging Bull(1980)我也想看。

Monday, November 7, 2011

《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 Federico Fellini(1960)


《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描述一個追求自我,在希望與理想破滅後內心不斷遭受挫敗掙扎而走向墮落的過程,電影分成很多段落,每一個段落都是一個事件,透過一名想成為作家的新聞記者馬切洛Marcello的角度來貴穿全片,除了諷刺宗教的愚昧崇拜,也表現戰後義大利中產階級的奢侈浮華卻又疲憊空虛的精神狀態。


不論在愛情、友情、宗教和親情各方面,Marcello都想追求生活的甜蜜,他將這些寄望在身邊的人和所有不同的境遇當中,但一連串的挫敗使他漸漸失去信心,尤其是鼓勵他重新執筆寫作令他敬仰的朋友在殺死兩個女兒後自殺的消息更是讓他崩潰,那象徵美滿家庭的生活信念已在Marcello心中全然瓦解,他索性放棄一切。

在電影快要結束時也是Marcello墮落的開始,一群人整夜狂歡嘻鬧直到清晨,然後從屋子裡跑了出來,在沙灘上看見一條巨大的怪魚,這時候隔著淺灘出現一個先前出現過的女孩在對岸向他招手,但風聲太大,他完全聽不到女孩說什麼,最後只好無奈揮手離開,留下女孩的微笑。

也許這個意義不明的微笑是他僅存的希望。